在处理报警前,首先要通过控制面板的显示数据,判断是 “压力过高”(超压)还是 “压力过低”(低压),两者的诱因和处理方向完全不同:
- 超压报警:通常指罐内压力超过额定工作压力(不同型号液氮罐额定压力不同,常见为 0.8MPa~1.5MPa),多因充装过量、安全阀故障、环境温度骤升导致;
- 低压报警:指罐内压力低于最低工作压力(通常为 0.2MPa~0.3MPa),多因泄漏、阀门未关紧、绝热层损坏导致,低压会影响液氮输出,还可能让空气进入罐内,污染样品。
无论超压还是低压,第一步都要先切断风险源,避免情况恶化:
- 若为超压报警:立即按下控制面板上的 “紧急泄压阀”(通常为红色按钮),缓慢释放罐内压力 —— 注意泄压时要远离泄压口(泄压口会喷出低温气体,避免冻伤),同时观察压力仪表,待压力降至额定压力的 80% 时,关闭紧急泄压阀(不要一次性泄完,防止压力骤降导致样品温度波动)。
注意:若泄压阀无法正常工作(按下后压力无变化),立即关闭液氮罐的 “进液阀”,停止向罐内补充液氮,然后用专用扳手打开手动泄压阀(位于罐体侧面,需提前熟悉位置)。 - 若为低压报警:先关闭液氮罐的 “出液阀”,停止向外输出液氮,避免压力进一步降低;然后检查罐体周围是否有泄漏的 “白雾”(若有白雾,说明存在泄漏,立即设置警戒区,禁止无关人员靠近)。
在控制住压力后,快速排查直接诱因,常见原因及排查方法如下:
根据初步排查结果,采取针对性措施,恢复罐体正常压力:
- 超压处理:
1. 若充装过量:待压力降至安全范围后,打开 “排液阀”,缓慢排出少量液氮,直至液位降至 60%-70%(理想液位,既保证容量又避免超压),然后关闭排液阀;
2. 若安全阀失效:先更换备用安全阀(提前准备同型号安全阀,更换时需戴防冻手套,避免接触低温部件),更换后测试安全阀是否能正常泄压;
3. 若环境温度骤升:将液氮罐移至阴凉区域,待罐体温度稳定后,重新调整压力。 - 低压处理:
1. 若出液阀未关紧:顺时针拧紧出液阀,然后打开 “进液阀”,缓慢补充液氮,同时观察压力仪表,待压力升至 0.4MPa~0.6MPa(正常工作压力范围)后,关闭进液阀;
2. 若接口密封不严:关闭进液阀和出液阀,更换接口处的密封圈,重新安装后涂抹肥皂水检测,确认无泄漏后再补充液氮;
3. 若绝热层损坏:先将罐内样品转移至备用液氮罐(避免样品受损),然后停用该罐体,联系厂家维修或更换(绝热层损坏无法现场修复,继续使用会导致压力持续异常)。
- 恢复正常压力后,不要立即投入使用,需持续监测压力变化:每 10 分钟记录一次压力值,若 1 小时内压力稳定在正常范围(无明显波动),说明问题已解决,可正常使用;若压力仍有异常,需再次排查,或联系厂家技术人员上门检修。
- 做好报警记录:在设备台账上记录报警时间、报警类型、处理步骤、原因分析,便于后续追溯;同时检查其他安全部件(如压力表、液位计)是否正常,避免再次出现报警。
- 超压报警时,不要直接用手触摸泄压口或低温部件,避免冻伤;
- 低压报警时,不要在未排查泄漏的情况下盲目补充液氮,否则会加剧泄漏,增加安全风险;
- 不要自行拆卸安全阀、压力表等核心部件,若需更换,必须使用厂家提供的同型号配件,避免因配件不匹配导致安全事故。
- 定期检查安全部件:每周测试一次安全阀的泄压功能,每月校准压力表(确保读数准确);
- 规范充装操作:充装液氮时,液位不要超过 80%,充装速度控制在 5L/min 以内(避免因充装过快导致压力骤升);
- 保持环境稳定:将液氮罐放在温度 10℃~25℃、通风良好的区域,远离热源、火源和震动源,避免环境温度骤变。